新天天书吧

繁体版 简体版
新天天书吧 > 材料为王 > 第一百四十七章 角力

第一百四十七章 角力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哐当哐当……

车轮碾压铁轨单调的声音持续不断,车厢不时地轻微颠簸。九月的南方的天气依然炎热,虽然是软卧车厢,也没有空调,只有顶上一只小风扇有气无力地转着,向车厢内吹送着阵阵热风。

舒雨菲是北方人,对这南方湿热的天气很难适应,在车厢里坐不住,跑到了两节车厢相连处,借着火车高速运行带起的风凉快一下。

陈虎和袁东坐在对面床铺边,两人小声地叽叽咕咕聊着天。陈虎曾经是许司令的警卫员,袁东更是某部尖刀连侦察兵,曾在自卫反击战中立下过赫赫战功,并在后来的边界渗透与反渗透作战中,先后毙俘敌五名特工,荣立了个人三等功。

南疆那样闷热潮湿的地方都待得住,火车里这点温度算得了什么,连额头的汗水都没几颗。

此刻在同样一个车厢内,郭逸铭可没有陈虎两人那样耐热,一身外套、衬衣都脱光了,穿着一个短裤衩、光着膀子,在地上铺张报纸,就席地坐在风扇底下看着报纸,一点也不像一个身价亿万的大富豪。

在他旁边放着一摞报纸,都是他们从香港离开前,在报摊上买来路上消闲的。

谁让他怕死了启德机场起降的危险,宁可在路上多受几天的罪,也要乘坐火车从南到北贯穿全国,返回北京?

所有的这些报纸,都在头版头条新闻上,配着同样一幅照片:一个由千元面值港币堆起来的钱山!

《现场交纳保证金,三十亿填满港府》

《金山!》

“记者平生以为见过的钱算多了,可昨天看到三十亿堆积在面前的时候,仍然心脏不争气地骤然停顿了……”

“……人一辈子会经历很多让人震撼的事情,但从没有亲眼见到在自己眼前堆起一座钱山来得震撼。记者用了很大的努力,才克制住自己没有冲上前去,从上面抢下一捆来塞进怀里……”

“……我们在形容一个人有钱时,常爱说他家里钱多得塞满整个房子。那主人究竟多有钱呢,人们还是不得而知。但昨天,记者亲眼看到了将钱堆满房子是怎样一个概念,整整三十亿的现钞,占满了一块八米二长、四米二宽的地方,堆起来接近一米五高,犹如一列由港币组成的城墙耸立在眼前,足以晃花所有人的眼睛……”

各家媒体用一支支生花妙笔,将昨天那幕从所未见的场景重现在读者面前,配以那张钱山的照片,生动地描述了什么叫做数钱数到手抽筋。

郭逸铭看着这些报道,想起那天当三十亿港币现钞在会议室堆起一座高高的钱山时,尤德等人脸色蜡黄、犹如活死人一样痴呆的表情,虽然事情过去了很久,还是忍不住一阵大笑。

我确实无法对你怎么样,但我可以恶心死你!

他也不怕港府会恼羞成怒,因为在港经营移动电话业务不是他争取来,而是由大陆方面施压、港府妥协而来的!如果港府方面没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即便再愤怒,如果没有一个占得住理的借口,在否决他经营移动电话资格之前,也要费心地掂量一下这样做的后果是否值得。

而假如港府一定要这样做……

既然对方摆明不肯善了,双方要撕破脸的情况下,那么再向对方脸上扇一耳光又能怎样!

有时候人不能只会一味退让,该强硬的时候,也必须强硬。

一味的退让只会让人以为你软弱,软弱就意味着好欺负,本来没事都会惹出事来。还不如表现强硬一点,再加上大陆在背后撑腰,港府更有可能会收敛一点,从而为自己争取尽可能宽松的经营环境。

郭逸铭随意地翻看着报纸,大多数报纸都是从八卦娱乐的方式来报道这件事,不是惊叹于三十亿的钱山多么壮观,就是他郭某人多么有钱,报道之中,那种羡慕、嫉妒交织的浓浓酸味,扑面而来。

火车不停颠簸,他看了几分钟就感到双眼涨涩,于是不再细看,许多报道都只是匆匆看个标题,只有较有价值的新闻才会认真阅读。

他扔下一份感觉没什么内涵的报纸,又拿起一份,一看,同样是一幅巨大的钱山照片。但文章的标题却与其他报纸截然不同,很是标新立异,一下就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三十亿与港币升值之间的联系》

噫,这份报纸有意思,居然从他一次*纳三十亿港币现钞,立即将之与前些日子港币陡然升值联系起来。

他再一看报纸刊头,《大公报》,顿时明白了。

说实话,当他一下子拿出三十亿港币现钞,绝大多数反应快的人,几乎都迅速反应过来,他就是前些日子造成港币迅速升值的汇市神秘投资人。君不见,当三十亿出现在众人面前的时候,对着他露出凶狠眼神的,可不只是尤德等人,更有大东公司、香港电话公司、怡和公司等三家同样拿到了移动牌照的公司。

当时他还略有诧异:我恶心港府,关你们什么事。

但当后来他们也向港府交纳保证金时,郭逸铭才恍然大悟,随即哑然失笑。敢情这三家公司,受他抬升港币币值之累多缴了接近5000万美元的保证金。三家公司还没营业先损失5000万,又没有他套汇盈利的操作,只能硬生生承担损失,怎么可能不对他恨得咬牙切齿。

他只是哂然一笑。

既然大家是竞争对手,那么你们遭受池鱼之殃,就是活该!

恨我?

who cares!

郭逸铭对大公报的这篇文章很感兴趣,忍着起伏车厢对眼睛的不适感,一字一句地看起来。

在这篇文章中,大公报请来了一名资深经济分析师,对前些日子港币升值的全过程,用经济模型计算出主力入市可能带动的联发效应,再根据成交额变动情况,从而相当精确地估计了主力入市和退出的大致时间。之后,他们用主力、受主力影响裹挟的散户投资资金相互比例,居然用数据分析的方式,计算出了投资人在汇市总共吸纳了超过三十亿左右港币现钞的最终结果。

随后,文章基于这个结论,对那个神秘投资人大加赞扬。文章表示,不管这名神秘投资人出于什么理由,要从汇市吸纳超过三十亿港币现钞,但这个行为本身却真真切切地抬升了港币,从而挽救了数百万市民、投资人的财富,不愧为香港经济的大救星。

文章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他郭逸铭,但那幅和其他报纸完全一样的钱山照片,却清楚地点出了那个投资人是谁。

非常高明的操作手法!

郭逸铭看完文章,对撰写人大为赞叹。

文章用看起来非常严谨的经济模型推算的方式,给人以一种相当专业的感觉。而推理的全过程,又好似破解玄疑一般,一点一点揭示出他在汇市操作的全过程,带动着读者跟着笔者的文字,重新回到那段让千万万万市民喜极而泣的日子,然后在心中潜移默化对那个神秘投资人充满了由衷地感激。

而当读者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那个神秘投资人是郭逸铭之后,这份感激便会自然而然地转移到他身上。

“郭逸铭拯救香港”的认知,至少会在部分人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对方会如此轻易地通过经济模型,推算出他的操作过程,这并不奇怪。首先,当初巴普蒂斯塔制定的是快进快出的手法,打着不管能赚多少、在别人反应过来之前捞一把就赶快跑的心理,采用了最粗野的拉抬手法,砸进大量资金将抛单全部吃下,强行将港币价格抬升起来。这是一种毫无技术含量,完全靠着雄厚资金强行抬市的操作手法。

这种操作手法留下的痕迹就太多了,有心人只要稍微费心,就能找到相关的证据。

另一方面,所谓的经济模型不过对某种经济行为的公式总结,是用于这一次经济行为的公式,很难说就能适用于同类经济行为,其可靠性近乎于巫蛊。这些经济分析看起来神秘,但不是事后诸葛亮,就是发布者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通过修改变量以得到他所想要的结论。

同样的方法,要炮制出一份与经济模型完美吻合的汇市操作流程数据,也只是对某些变量进行任意裁减取舍的问题。

这都是小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