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教授原名易尔,今年56岁,原国家某科研组织的一名骨干成员,研究任务不详,后随着科研组在成立八年后解散,随着当时的一名研究员去了国外的一家研究机构,这里并没有记录国外研究所的名字。
在国外三年后,因一场重病回到了L市接受治疗,这里没有写明他当时是得了什么病,回国两年后易教授去了L市的疗养院,就职副院长的职务。
随后五年辞去了疗养院的工作,接下来的三年没有任何纪录,不过能多次查到出国记录,后来就在L市区里开了第一家心理诊所,也是当时L市唯一的一家正规心理证所。
心理证所的开业后的受关注程度,也和那几年人们对于心理疾病和心理学有了不一样的认识有关,不过就在五年前他的女儿易晓晓因为意外死亡,虽然后来不知道为什么活了过来,但一年后,易教授意外中风导致瘫痪,接受了长达一年的治疗,虽然后面生活能够半自理,但也被诊断出阿尔茨海默病,先后去了L市和A市的疗养院,三年前进了H市郊区的一家私人疗养院。
至于易教授的女儿易晓晓的资料更是简单,十六岁前资料上是精细到学校和班级,十六岁后有一份当地警局出示的意外死亡证明,可后面又附带着一份医院提供的,有生命体征证明书,注销了这份死亡证明,再就没有任何的登记。
蒋冬仔细查看着这些被王曦已经整理出来的资料,对于易教授这一家子更为好奇和疑惑,在易教授的婚配栏里是‘否’,亲属栏里除了易晓晓名字再没有别人,这点让蒋冬有些意外,在翻看易教授的资料,也许是和太早以前档案储存有关系,易教授的资料也是缺失的。
“零六年七月被收养?”蒋冬看着这几个字,随后看到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白苒’,不由的有些吃惊,一直以来他和其他人一样,都只是认为白苒是易教授私下收的‘徒弟’,怎么两人之间还有收养和被收养的关系。
要说零六年,那时白苒也有十六、七岁了,按照我国的收养规定这样的年纪除非是有亲戚关系才能被收养,难道白苒和易教授有亲戚关系?可是不是说易教授除了易晓晓外再没有亲属了吗?这样一来,这两份资料不是相互矛盾着吗?还是说是王曦整理的资料出了错?
“难怪白苒对易晓晓会这样。”蒋冬想了会说着,再看着手里的纸张,他似乎从来没有调查过白苒的背景,原以为白苒只是因为从小就呆在易教授的身边学习,所以对心理学才如此的执迷,也是为了治疗自己‘弟弟’的病,以至于大学里都是从临床学转到心理学的。
要说她和易教授是收养于被收养的关系,这也可以解释,她后来可以那么顺利凭借易教授在当时那个时候,国内心理学的地位快速的成长起来,白苒之所以能够一路走的如此快,一直都有人说是和时代有关系,和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疾病有着必然的联系。
”嗡嗡~“突然资料下的手机传来一阵响声,在这寂静的房间里,这声响声把本来专注想事情的蒋冬吓了一跳,毕竟现在是凌晨四点,谁会在这个时间段打电话给自己……